在三江侗族自治县,村民有养殖高山稻鱼的习惯,而饮食也有“无鱼不成宴”的说法。稻鱼在侗乡有多种吃法——
香煎鱼 把鱼肚破开,去其内脏,加淀粉、料酒、酱油、葱、姜、蒜、盐腌10分钟,然后把野生茶油放进锅加热后,将鱼放进锅里煎,火力不宜太猛,煎3分钟左右,翻面再煎3分钟,鱼皮微黄即可。
酸鱼 侗家人食不离酸,用木桶腌制酸鱼的技术更是堪称一绝。主要做法是,将鱼去内脏,洗净,用盐腌三四天﹐之后放进特制的大木桶内。每放一层鱼,要抹上糯米饭或甜酒糟,撒上炒黄豆粉,放上适量的辣椒粉。装满后,洒上度数较高的白酒,上面盖上用毛桐阔叶和糯米禾秆编成的圆形网,再用石头将其压紧。酸鱼鱼肉红润、酸咸可口、香气袭人。桶腌酸鱼至少一年之后方可食用,通常一腌就是三五年,有的甚至一二十年。
酸汤鱼 酸汤鱼俗称太阳鱼。将稻鱼破膛切块,放入冷水锅中,加适量盐、豆腐、酸菜,慢火煮约半小时,拌入鱼香草等配料即成。此菜鲜香开胃,为待客佳品。
鱼肠粥 在三江林溪、八江、独峒、同乐一带,每年农历七月十四至八月十五放水晒田时,侗家人都用丰收的稻鱼鱼身制作酸鱼,鱼内脏则用来煮鱼粥。此粥鲜美可口,略带苦味,颇富营养。
烧鱼 金秋时节,糯谷丰收,侗家人在田埂上烧起火,慢慢烤鱼。待阳光直射头顶、鱼香飘溢时,人们抓着糯米饭团,就着烧鱼吃午饭。如今,侗家烧鱼已进入饭店。
鱼生 三江高山稻鱼是生态养殖的农产品。把稻鱼放血几分钟后,将鱼肉切成薄片,以茶油搅拌,之后把酸茶、姜、蒜白、紫苏叶、鱼腥草、香茅草、花生等配料切碎,与酸水等调料搅拌均匀,用鱼肉薄片蘸着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