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做好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证后监管工作,切实提高无公害农产品质量,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开展了全区的2017年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监管交叉检查。检查组成员由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、养殖业无公害协会、市、县无公害检查员(内检员)组成,检查组于2017年11月10-20日在我市对21家养殖业无公害企业的全面检查,并对23个无公害产品进行风险监测的抽样工作。
检查组主要检查无公害养殖场的质量管理体系、环境条件及设施、投入品管理、饲养管理等四个方面的执行情况,重点检查获证产地是否存在一票否决项。经检查组认真检查,我市21家养殖业无公害企业都能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,产品可追溯,养殖档案比较完善,均无一票否决项,全部通过检查组的检查。
我国农产品认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部实施的绿色食品认证。2001年,在中央提出发展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农业的背景下,农业部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,并组织实施“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”,各地自行制定标准开展了当地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。在此基础上,2003年实现了“统一标准、统一标志、统一程序、统一管理、统一监督”的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。为进一步规范和严格监管,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于2014年对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,执行了更加严格的“稍有不符,坚决不批,发现问题,坚决出局”管理方针。几年来,我市严格按照上级的相关监管要求,加强对养殖业无公害获证强企业的监管力度,每年开展本级的例行督查和抽样送检工作。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般的严格监管,南宁市的养殖业无公害企业走上了规范化发展之路,无公害品牌公信力初显,促进了从源头提高养殖产品质量养殖企业申报的积极性。